企业文化网|集团门户|四局站群
当前位置:四局好人故事会 > >内容

生命的操守——王广杰同志的故事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生命是一条小溪,只有穿越崇山峻岭奔向浩瀚的大海,才会有更加波澜壮阔的人生。他,从中铁四局的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创先争优的“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曾在狂风暴雨中,带领十几个工人为企业挽回了数千万元经济损失;他,曾忍着病痛,身上插着导尿管奔走在生产一线;他,曾连续发烧20余天仍坚守岗位累到在施工现场,他,就是在工作中被人们传颂的“拼命三郎”:二公司项目书记王广杰。

隔着厚厚的玻璃,那一声声来自心灵的呼唤竟然让王广杰再一次从昏睡中苏醒过来。他艰难地睁开眼睛,首先撞入眼帘的是无菌室外那两行醒目的大字:“一定要坚持住,兄弟们盼你早日康复,回到我们身边”。他看到了一张张熟悉而热切的脸——是外协队伍的老张和项目部的同志们。王广杰的眼眶湿润了,25年来的工作历程中,自己一直都在满怀着感恩之情中踏实地迈出每一步,又在真情付出中收获着感恩和回馈。

这天是4月11日,老张是再次专程从杭州来医院看望王广杰的,他是王广杰所在项目负责桥梁基坑施工的协作队伍领工员,在工作中,老张曾无数次得到王广杰的帮助:当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当农民工兄弟家遇困难时、当队伍技术力量不够用时,王广杰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及时为他排忧解难。在得知王广杰身患重病后,老张曾2次动员他的队伍为王广杰捐献血蛋白,并先后3次组织为王广杰募捐爱心款。

看着老张手中举着的真诚的祝福和鼓励的话语,想起自己患病以来真情关爱自己的企业、领导和同事们,王广杰感到此生无怨无悔。

他清楚地记得,1987年,他沿着父亲的足迹,踏进了中铁四局二公司的大门,继续着父亲未尽的事业。从此,他的生活便与隧道、桥梁、钢筋和混凝土为伍,25年来,他南征北战,先后参建了大大小小桥梁达30多座。

2003年11月14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参建者中的一员,王广杰对能参加这样世界级的工程项目建设感到十分荣幸,为此,他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工作中不辜负领导对自己的信任。

初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地的王广杰,除了每天研究施工图纸外,每天清早还坚持到海岸边观察潮起潮落,并将每天风速、海浪的大小清楚地记录在案,最后进行汇总对比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风吹日晒,他终于摸清了潮汐变化的规律,施工措施和方案也逐渐地清晰起来,这套宝贵的水文资料为后来的施工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大家知道,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其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强台风,号称是施工生产中的“超级杀手”。一次,在拼抢栈桥平台钢护筒时,突遇强台风,眼看着国家的财产将被卷入大海之中,王广杰带领着十几个工友奋战在离海浪不足50米的地方,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与浪潮比迅速,想尽一切办法加固钢护筒,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十几个汉子在惊涛骇浪中搏击,犹如雷电中的海燕,经过一整夜的鏖战,最终使数十个钢护筒巍巍屹立在狂风暴雨之中,为企业挽回损失数千万元。

在杭州湾的三个年头里,王广杰俨然成了家中的一个过客,三年中,他一共只回了三次家,三次中,一共只呆了三天。每次回家,女儿都是那么地高兴,然而短暂相聚后的分离,却加深了女儿对父亲的误解,女儿一直认为,父亲心中似乎并没有这个家。可她哪里明白,父亲心中装着的是更大的家,是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我们的企业,也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王广杰这样无怨无悔地选择坚守和奉献的员工,正是因为有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汇聚成的力量,才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在中铁中国的标杆地位。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中铁四局在业内竖起了不朽的丰碑,建设期间,王广杰也因工作突出,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此后,王广杰先后转战阜阳站改、昌九城际等多个重点工程建设。2009年秋,刚到内蒙绥满经理部的王广杰感觉腰部时时隐隐作痛,他心里明白,是那颗石头又在作祟,为了不影响征拆工作的顺利进行,他强忍住剧痛,每次出门前他都事先用布条将腰部紧紧地勒住,就这样硬是坚持将所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就绪。10月的一天,他在工地勘察红线用地情况时,突然腰部剧烈疼痛,他急忙用双手叉着腰间,才勉强挪到车上。同事们看他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强行把他“拖”进医院。院方经过反复检查后发现,王广杰左肾有一颗直径2.8厘米的结石,结石堵住了尿管已造成肾积水。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王广杰,你要是再不就医,后果就是尿毒症或肾衰竭,说完立即要求王广杰手术。在手术的前前后后,王广杰一共住院还不到20天,病情稍有好转,他便不顾医生劝阻,提前赶到了工地。而那时,手术插入的管子还依然带在身上,这样一连持续了两个月,他才去医院把管子拔掉,正是他的这股拼命的精神,促使了内蒙绥满经理部在全线率先实现了全面开工的良好局面。

2011年11月,是钱江通道2标征拆的关键阶段,部分高压线还没有迁移,钻机进不了场。正当王广杰打算将这摊子工作全部处理到位后好好休息一下时,殊不知残酷的病魔已渐渐侵蚀了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11月中旬,王广杰突然晕倒在施工现场。11月22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具正式诊断结果:“急性髓性M1型白血病”,白细胞超出正常值10多倍。当主治医师拿着诊断结果讯问发病症状时,陪同检查的钱江二标工会主席杨世凡才得知,原来王广杰此前已经连续发烧20多天,他就在镇上的卫生所简单地拿点退烧药就草草了事,也正是这连续20多天的持续发烧,让曾经一身铁骨的王广杰彻底倒下了。

躺在病床上的王广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眼前为他焦虑、来回奔波的家人和同事,他深知这份沉甸甸的诊断结果将意味着什么,更深深地体会到或许无法重返生产一线的沮丧。仰望着病房的天花板,上面淅淅沥沥的图案就像工地上轰鸣的机器,他很想上前触摸,却怎么也找不到路。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梦,难道,只能在梦境中他才能触碰到曾经的建设工地和日夕相处的兄弟们吗?想到这里,曾经的“拼命三郎”不禁泪流满面。他不甘心啊,他无法放下对施工现场的牵挂。

王广杰身患重病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二公司,二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先明、总经理赵中华在得知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王广杰,并叮嘱医院和陪同人员,要想尽一切办法治好这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劳动模范。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河川专门批示“一定要确保劳模就医”,并发来慰问信,拨出专款进行慰问。于是,一场爱心与病魔的生死较量赛在二公司上下展开。二公司党政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王广杰,送去党费慰问、困难救助3万元,借助大病无息贷款15万元。当得知苏州市中心血站的AB型血小板告急时,公司先后组织15人次为王广杰捐献血小板,合计捐献150个单位。李颖江、李帅等众多远在杭州、金华的员工在得知曾经的“拼命三郎”积劳成疾后,纷纷来到苏州为他捐献血蛋白。贡海兵甚至连续四次为王广杰捐献,他说,只要能治好劳模的病,我抽点血又算得了什么呢,为劳模献血,也是就是为企业做贡献。抽血的护士看到这么多人踊跃献血,不由自主地感叹:“这个单位真好!”

与此同时,为帮助解决王广杰与病魔抗争的巨额医疗费,公司还向基层各单位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动员全公司力量,向这个徘徊在生命线边缘的同事进行救助。自发捐款者有公司各条战线职工,还有曾经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协作队伍员工。一笔笔爱心款源源不断地汇到公司,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先后收到捐款38.2余万元。如潮的关爱让王广杰和妻子深深感动,更让王广杰一家增强了战胜病魔的决心和勇气。

望着一直守侯在病榻前的女儿,王广杰猛然间发现,女儿已经长大了,十几年来,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慈祥地关注过她。而女儿也似乎从来没有像这一时刻这样真实地感受到父亲的存在。十几年来,她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凝视过父亲,端详过他沧桑而慈祥的面容,平静而亲切。自从自己第一声啼哭到牙牙学语,从迈出人生第一步到第一次背起书包,父亲都不曾在她身边,每当她自己在受到委屈时;每当自己在受到表扬和赞美时,她是那么地希望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一旁握紧拳头为自己呐喊和加油。可父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甚至到上小学、升初中,就连高考,父亲也不曾在自己的身边。她曾经在心里对父亲有所怨恨,而此时此刻,女儿终于理解并读懂了父亲的精神世界。就在这间病房,在络绎不绝地来探望父亲的真诚的人群中,她深刻地体味到父亲对企业的那份执着和忠诚,父亲对工作的敬业和追求,都源于父亲选择了一个值得托付和信赖的大家庭。父亲二十多年的真情付出,也在此时得到了真诚的回报。

苍天有眼,人间有爱。2011年12月16日,王广杰的造血干细胞配型虽然在亲属中没有成功,但在中华骨髓库中初次检索配型成功。在局党委、二公司党委和众多热心人的共同关心下,王广杰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目前,他已顺利出院,并安全地度过了血液排异危险期。

王广杰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它更属于爱你的和你的所爱。人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活得有力量。我一定要秉承我们筑路人应有的勇气和力量,早日康复,重返岗位,让自己的生命之水在企业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勇往直前!

谢谢大家!